建筑工地已經進入“刷臉時代”,這不僅是農民工和企業雙方權利的保障利器,也是全體建筑工人的信用證明。
只需在工地門口放著大項目出口擺上一道進出工地的閘門,或是在小分包項目施工地點按裝人臉識別一體機,亦或是工友在安卓手機上下載魯班長app手機考勤,工人只需要在攝像頭前識別一下,就可以進入工地上班。如此也能避免非項目人員混雜在其中,保障項目更便于管理。
這道閘口就是智能人臉識別系統(俗稱刷臉),實名驗證工人信息后才能進入工地,各大建筑行業正式響應國家住建部號召走向“實名制”,開啟“刷臉”時代。
“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手段,構建統一的信息平臺系統,實現勞務實名制管理。”據介紹,在魯班長工人管理信息平臺里,可以有用戶的基本信息、考勤記錄。
目前,魯班長工人管理信息平臺已在多處大小建筑工地進行了試點。使用方便快捷而且容易操作,通過兩三次的示范和摸索,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就能夠熟練掌握。
1、避免勞動糾紛 更好服務建筑勞務企業和農民工
以前建筑項目的工人在工地干活考勤就是包工頭或者帶班組長在本子上拿筆打個鉤,這種紙質考勤本特別容易丟失、損壞,無法有效整理存檔,容易產生因工薪引發的勞務糾紛。
建筑工地上啟用了魯班長信息管理系統,這些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現在,我們究竟上了多少工,要拿多少工資,考勤記錄上一目了然。并且實時上傳到云儲存,誰也沒辦法更改信息,保障了我們的利益。”工地上的工人在體驗過魯班長工人管理信息平臺應用功能后感慨道。
在應用中,工人能從自己的app手機端上隨時可查詢自己是否考勤成功,避免后續結算工資時候的糾紛,也解決了維權取證難的情況,讓企業和農民工雙方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讓維權有門路。
2、降低行業成本 節約人力時間
建筑業用工存在季節性強、務工人員流動性大、企業管理粗放等特征。魯班長工人管理信息平臺這個智能考勤管理系統也將替建筑行業解決了這一歷史性難題。在建筑工地上,智能考勤管理系統只需30秒就可以錄入工人的基本信息,并能工人自己完成個人資料的實名驗證后,加入到該項目的考勤組便可以進行考勤記錄,大大提高了工地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一站式一體考勤機已經在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上開始試點,現已經逐步向全市各大建筑工地投入和使用,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讓所有農民工實現實名制認證,從而真正步入農民工的“刷臉”時代。